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判決有異議多久時間內申訴
2021-03-19拆遷過渡安置費是什么
2021-03-12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管轄小結
2021-02-28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1-17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