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導致勞動合同終止的情況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也就宣告終結。然而在這之后,用人單位有可能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那么終止勞動合同補償具體是多少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
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 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終止勞動合同是因為出現了客觀的情形,此時要是用人單位存在過錯的話,就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具體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賠償標準,一般是根據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算的。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
勞動合同終止確認書怎么寫
勞動合同終止是否支付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婚姻編草案二審新變化
2020-11-17按揭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1-01-04本村人宅基地拆遷糾紛怎么維權
2021-02-21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什么分配
2021-01-21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拆遷補償方案有統一標準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