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文】
第四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主旨】
本條規定的是共同危險行為及其責任。
本條采納理論上的主張,將共同危險行為規定為適用《民法通則》關于共同侵權行為的規定。
【釋義】
共同危險行為是廣義共同侵權行為的一種,不僅是民法理論研究的一個疑難點,而且在司法實踐中也時有發生,但是由于我國民事立法的滯后,共同危險行為在以前的法律中未有規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首次明確規定共同危險行為,不僅對指導司法實踐具有重大意義,而且豐富和發展了共同侵權行為理論。
(一)共同危險行為的概念和構成
共同危險行為在英美法系中被納入共同侵權行為中,在大陸法系則與共同侵權行為分別作出規定。由于我國繼受大陸法系,在民法理論上也承認共同危險行為,并與共同侵權行為加以區別。2001年12月最高法院頒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七款規定:“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边@個司法解釋首次正式使用了“共同危險行為”這一概念,盡管當時存在很多爭論,但這已經表明我國司法實踐已開始認同共同危險行為理論。新頒布的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立足司法實踐,吸收了侵權法的有關理論,在該條對共同危險行為做出了規定。
共同危險行為又稱為準共同侵權行為,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實施有侵害他人權利危險的行為,并且已造成損害結果,但不能判明其中誰是加害人。也就是說損害事實已經發生,并可判明損害確系數人的危險行為所致,但不能判明確為何人所致,這就是共同危險行為。
共同危險行為具有下列構成要件:
第一,行為是由數人實施的。
共同危險行為的行為主體必須是二人或二人以上,這是共同危險行為成立的基本條件之一。一個人實施的行為即使造成他人損害,也只是一般侵權行為,不是共同危險行為。
第二,行為的性質具有危險性。
侵權行為法中的共同危險行為的這種危險性,指的是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的可能性,從主觀上,行為人沒有致人損害的故意,既沒有共同的故意,也沒有單獨的故意,只存在疏于注意義務的共同過失;從客觀上,數人實施的行為有致人損害的現實可能性,這種致害他人的可能性可以從行為本身、周圍環境以及行為人對致害可能性的控制條件上加以判斷;此外,這一行為沒有人為的侵害方向,共同危險性不針對任何特定的人。
第三,具有危險性的共同行為是致人損害的原因。
在共同危險行為中,就行為而言,共同危險行為的危險性雖然是一種可能性;但就共同危險行為的構成而言,這種危險性已經轉化為現實的、客觀的損害結果,具有危險性的共同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客觀的因果關系。共同危險行為與損害結果沒有因果關系的,不構成共同危險行為。
第四,損害結果不是共同危險行為人全體所致,但不能判明誰是加害人。
在共同危險行為中,必須確認,損害結果的發生,不是全體共同危險行為人的行為所致,如果是全體共同危險行為人所致,即為共同侵權行為人;但是在全體共同危險行為人之中,又不能判明誰是真正的加害人,如果已經判明誰是加害人,再應由已經判明的加害人來承擔賠償責任。只有損害結果不是全體共同危險行為人所致,又不能判明誰是加害人,才能構成共同危險行為。
該構成要件是該解釋規定的共同危險行為很特殊的要件,與以往草案的規定都不同,只有在“不能”確定加害人的情況下,才構成共同危險行為?!蹲罡叻ㄔ宏P于審理侵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第七條規定:實施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各行為人視為共同侵權人并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提出證據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二人以上分別或者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或者財產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難以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其行為為共同危險行為。從該條看出征求意見稿認為,共同危險行為的構成要件之一為“難以確定實際侵害人”。從“難以”到“不能”的改變說明共同危險行為的確定標準變得更加嚴格,只有在不能確定加害人的情況下,才構成共同危險行為。
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刻公章判刑案例
2021-01-25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造成損失的該如何處理
2021-02-24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指定代理
2021-03-11承包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