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中都是和公司屬于勞動合同的關系,現在離職已經成為很頻繁的事情,勞動合同的限制條件以及勞動合同涉及到的糾紛也越來越多,員工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會有什么影響?律霸為您解答。
一、員工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五)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八)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九)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十一)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十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二、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影響
由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1996年原勞動部辦公廳印發的《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的規定:“由勞動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上述規定,可以看出,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用人單位提出的,必須要依法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如果是勞動者主動提出的,則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有自由選擇權。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十條規定,勞動者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勞動者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根據上述規定,如勞動者主動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解約經濟補償金。
通過上述文章我們可以看到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以及員工主動解除勞動合同的影響,此法律問題比較復雜,需要我們更加詳細的了解,以保護我們員工的利益不受到侵犯,建議咨詢專業人士來完善我們的法律知識。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精神損失
補簽勞動合同后解除勞動關系,公司是否仍需支付“雙薪”?
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需要書面通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能自己修改事故認定書嗎
2021-02-23車禍骨折一般賠多少,要賠哪些項目
2020-11-24按揭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1-01-04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沒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11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欠條丟了有照片可以嗎
2021-03-25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