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法如何界定環境侵權
環境侵權行為的產生是多種因素交織而成的,具有復雜的復合結構。首先,隨著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的能力空前增強,對資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排放急劇增長,由此,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的環境問題,如酸雨、臭氧層破壞、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和大規模的生態破壞等。
(一)行為主體的不平等性
平等性是民事主體的顯著特征,一般侵權行為基本上屬于“個人損害”,侵權行為主體之間具有平等性。然而,在環境侵權這一新型的現代社會權益侵害現象中,行為主體具有明顯的不平等性。侵權行為人多為經國家注冊許可的具有特殊經濟、科技、信息實力和法律地位的工商集團或企業集團,這些集團在規模上大型化,甚至巨型化,在工藝技術上高科技化,因而危險性顯著增強,出現了核輻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嚴重侵權事件,致使現代社會權益侵害現象之重心發生轉移,由傳統個人之間的侵害轉移到危險活動之損害。然而,作為侵權受害人則多為欠缺規避能力和抵抗能力的普通農民、漁民和市民。在他們面臨侵害的情況下,或是由于缺乏法律意識而對自身的損害聽之任之;或是由于能力的不足而使被侵害的權益得不到法律救濟。
(二)行為方式的間接性
侵權行為可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一般侵權行為多屬于直接侵權行為,即行為人的行為直接作用于受害人。在環境侵權行為中,行為人的行為首先作用于環境這個載體,然后,再通過“環境”這一中介物,對生存于其中的自然人及其財產造成損害。而且,環境污染侵害中污染物往往是肉眼看不見的,這些污染物要么借助于環境中的空氣或水而作用于受害人,要么是通過環境破壞致使生態系統失去平衡而作用于受害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受害人。
環境侵權民事責任作為一種特殊的侵權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無論行為人有無過錯,只要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即應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履行抗辯權
2020-12-24涉外離婚一方不出面怎么辦
2021-01-03設立普通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6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