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部分規定
我國的合同法中,對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用工制度做出了相關規定,但鑒于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質,事業單位的用工制度和人員成分相對復雜,我國又相繼出臺了其他關于事業位用工方面的意見和規定,事業單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部分規定,同時也適用于其他的規定,我們在與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對這些規定都有所了解。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實踐中事業單位人員的構成是由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實行聘用制的人員:一般勞動者。由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不適用《勞動合同法》,一般勞動者適用《勞動合同法》,實行聘用制的人員部分適用。
《勞動合同法》"附則"規定:“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
將實行“聘任制的工作人員”交由“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來決定,部分適用于事業單位,擴大了調整范圍。對同一法律關系適用同一法律規范進行調整是當代法制的基本原則。《勞動合同法》卻并沒有似乎也不可能以聘用合同或者所謂的聘用制勞動合同來統一事業單位員工的身份。于是,在事業單位中有了多種不同身份的員工:“老人”,即沒有與其簽訂任何種類合同的原事業單位編制內的,先前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員工:新人”,即從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事部關于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意見的通知》開始,在事業單位推行聘用合同至今與其簽訂聘用合同的員工:“外人”,即通過勞務派遣形式招用的,與其連聘用關系都不存在的員工:“工人”,這又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工勤人員,二是與其簽訂聘用合同的但卻實行企業化管理的編制外員工。根據中組部、人事部、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印發的《人事爭議處理規定》“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或者聘用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可以看出,事業單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部分規定,在某些方面,勞動法也不能涵蓋事業單位所有的復雜情況。我們在與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問清楚自己到底是“老人”、“新人”、“外人”和“工人”中的哪種人,適用于勞動合同法還是適用哪項國家規定。或者直接在合同的補充規定中對自己應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的規定,以避免出現單位以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為理由推諉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認定書下來怎么賠償
2020-12-09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