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單位安排員工加班,當事人可以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就在合同中進行相應的條款約定,當然不進行約定也是可以的。那要是約定加班內容的話,此時在勞動合同中該怎么約定加班時間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在勞動合同中該怎么約定加班時間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加班時間的約定,不得違反《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即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另外,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勞動合同如何約定加班工資?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因此,若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加班工資高于《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最低加班工資支付標準,該約定有效;若該約定低于本法規定的最低加班工資支付標準的,該約定無效。約定無效時,用人單位應當按不低于本法規定的最低加班工資支付標準的向勞動者支付加班工資。
加班問題是很多勞動者關心的,因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單位都會有安排加班的情況,但安排加班卻不給加班費的情況也有不少。勞動者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要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單位追討自己應得的加班工資。具體約定加班時間的時候,也必須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約定,否則作出的約定就會被認定為無效。
法律對加班費規定有哪些
關于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法律規定
加班費計算基數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技術開發合同要約定有效期限嗎
2020-12-31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