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中國的國力,在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下,加速國有企業的改制成了一大重點,在國有企業改制后原來的工作人員也要重新確定一下工作的去留,更徹底的為中國的發展打好基礎,那么在國有企業改制終止勞動合同的時候通常的做法是什么,這便成為了老員工關注的焦點。
國有企業改制終止勞動合同通常的做法
(一)與企業保持正常勞動合同關系的在崗職工:企業有權根據自身改制的實際需要,與這部分職工變更勞動合同關系或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若企業欲與這部分職工解除勞動關系,通常的做法及法律依據為:
1、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依據《勞動法》第二十六條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改制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勞動合同訂立 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勞動部關于企業實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履行勞動合同問題的通知》(勞部發 34號)第2條:“在企業實施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過程中,與職工經協商確實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意見的,可以按照《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三項的規定辦理。”
2、付清拖欠職工的工資、集資款、醫療費和挪用的職工住房公積金以及企業欠繳社會保險費,支付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關于印發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勞動關系處理辦法的通知》(勞社部發 23號)第1條第5款:“企業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 481號)的規定。勞動部關于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4〕481號)第八條:“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改制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改制企業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和第九十七條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計算辦法。
本文只簡單介紹了國有企業改制終止勞動合同通常的做法,其實還存在改制員工身份的選擇,這里不做多余的解釋。如果要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需要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該職工,并且付清職工所付出的財力、物力等資金和經濟補償金,雖然對員工來說并不值得高興什么,但也盡了最大的能力保障職工的權益。
國有企業改制方案有哪些?
國有企業改制補償金是怎樣的
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的基本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普通合伙企業與有限合伙企業的區別
2021-02-06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沒收手機算犯罪嗎
2021-01-04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