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簽訂勞動合同是入職后最需要解決的事。因為種種原因,總會有不簽勞動合同的情況發生。并且由于經驗不足,對于入職后不簽勞動合同的投訴問題,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那么,入職不簽勞動合同怎么投訴?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什么是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入職不簽勞動合同怎么投訴?
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維權。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入職不簽勞動合同怎么投訴的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單來說,在入職時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仍然無法解決,也可以向法院起訴維權。如果您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您還可以咨詢律霸網有關勞動合同維權的律師,或許能夠得到必要幫助。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等級賠償標準
2021-01-12損壞他人名譽罪怎么判
2020-12-23運動員違反興奮劑條例如何去處理
2021-01-02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法律規定哪些財產不可作于抵押
2021-03-14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