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金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果用人單位單方面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話是需要給付勞動一定的經濟補償金,因此大家都想知道勞動合同解除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怎樣規定的?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一、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
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
在勞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二、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 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首先需要跟大家明確的是在我國勞動合同解除補償金的話是根據工作的年限計算的。其次就是每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可能大家還有不懂的建議咨詢一下律師。
建筑工程合同價格形式主要有哪幾種?
2020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指定代理
2021-03-11土地流轉合同書范本
2021-01-18購買拆遷安置房手續如何
2021-02-25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農村房子賣了沒過戶要拆遷怎么辦
2021-02-11房屋拆遷協議無效的情形
2021-01-15農村房屋拆遷補償額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02被拆遷房屋的性質和面積如何認定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