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解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通常都是用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所達成的。但是也存在著一些沒有達成一致,就進行勞動合同解除的,比如說,用人單位單方面的在勞動者孕期那解除勞動合同。那么孕期解除勞動合同怎樣進行賠償?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懷孕期是否能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部《就處理勞動爭議有關政策問題解答》第二十條:怎樣理解《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的第四條規定?答:《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四條規定:“不得在女職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對此,1989年勞動部在《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問題解答》(勞安字(1989)1號)中規定“實行勞動合同制的女職工,在合同期未滿的情況下,任何企業和個人都不得以懷孕、生育和哺乳為由,解除其勞動合同”。1990年勞動部辦公廳在《對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間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問題的請示復函》(勞辦計字(1990)21號)中進一步明確“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女職工,在‘三期’內勞動合同期雖滿,也不解除其勞動合同,必須延續到哺乳期滿。”在處理有關女職工在“三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時,應全面理解、適用以上有關法規和文件。
二、用人單位在女職工孕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為由,辭退女職工或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因此,用人單位在女職工孕期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屬無效行為,無效法律行為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女職工的行為符合以下情形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依法解除與女職工的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因孕期被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糾紛的處理
實踐中因孕期被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糾紛,該如何進行處理?下面分三種情況進行分析:
1、如果被辭退員工不同意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可主張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可主張用人單位賠償勞動合同解除日至恢復日之間的工資損失。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和《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如果被辭退員工不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而只是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司法實踐中視為由用人單位提出,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其理論基礎是既然勞動者僅僅要求經濟補償,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則推定為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無異議,因此屬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可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3、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是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滿的工資可否獲得支持?我認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提出此請求是不應當獲得支持的。理由如下:首先,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僅僅是要求經濟賠償,可視為勞動者對解除合同無異議,接受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性質等同于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雙方建立的勞動關系隨勞動合同的解除而消滅。其次,工資支付的前提條件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關系就不存在支付工資一說,勞動者因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自愿放棄了自己的勞動權利,雙方勞動關系解除,其要求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滿的工資自然沒有法律依據。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我國勞動法律規定,明確了孕期內是用人單位不能夠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這點是非常明確的。其次就是如果孕期內解除了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給勞動者一定的經濟房金。
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解決辦法有哪些
合同協議變更和終止的相關知識是怎樣的
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就自動終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用應由誰承擔
2021-02-08公司調崗員工不同意解除合同可以索賠嗎
2021-03-22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公共場合侮辱他人行為怎么認定處罰
2021-01-03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保險公司
2020-12-18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