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其實都是有權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這是法律賦予的解除權,只不過在實際行使的時候也要嚴格按照法律中的規(guī)定進行操作。那到底勞動合同怎么解除才好呢?這也是很重要的內容,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利益,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介紹吧。
一、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關于確立、變更、終止和解除勞動權利、義務的協(xié)議,是勞動關系產生的基礎,是維護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保障之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建立勞動關系就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但是在勞動合同訂立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可能會出于某種原因而導致勞動合同的提前解除。解除勞動合同可以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也可以由勞動者單方解除,還可以由用人單位在符合法定條件下單方解除。
二、勞動合同怎么解除
按照《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這一條所規(guī)定的是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一般規(guī)定,是無條件限制的。為此勞動部1995年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fā)[1995]324號)中明確規(guī)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三十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xù),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但由于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有關約定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應依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違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規(guī)定,而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不予辦理。也就是說,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只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無需經(jīng)過用人單位同意,且自其提出書面通知之日30天期滿勞動合同即正式解除。
但是《勞動法》第31條存在不能平等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利益的缺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僅僅是法律基本原則,對勞動法律關系中就應當體現(xiàn)在勞動法律關系雙方享有同樣的權利,負有同樣的義務。根據(jù)合同自由原則,當事人有訂立合同的自由,也應當有解除合同的自由。雖然《勞動法》賦予勞動者無理由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其目的是為保護勞動者在勞動合同關系中的弱者地位,是對勞動者自由選擇職業(yè)的保障。但是過度的自由是會破壞合同效力,損害合同尊嚴,侵害另一方的合法權益。合同必須信守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而《勞動法》第31條的規(guī)定,無疑是認可了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有效存續(xù)期間內任意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合法性,是對勞動者過度的傾斜保護。這造成了法律規(guī)定和合同約定之間的矛盾。當勞動者特別是那些掌握用人單位商業(yè)秘密、專有技術的人員在行使這一權利時,可以隨意解除勞動合同而不承擔責任,用人單位因此遭受的重大利益損失也無法得到救濟。顯然這有悖于勞動合同建立的目的,特別是與《勞動法》第17條第二款所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相違背。勞動法所保護的應當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合法權益,而非勞動者單方的權利。勞資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在法律法規(guī)中不應該因為勞動者的經(jīng)常處于勞動關系中的弱勢地位,就可以通過犧牲用人單位的利益來片面追求勞動者的單方權益。《勞動法》第三十一的規(guī)定,不僅違背合同法的一般原理,還損害用人單位的利益,既不利于勞動者的工作穩(wěn)定,不利于勞動力資源的開發(fā)。并在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上造成權利義務的失恒,使得勞動法律關系缺少了公平、平等的法律基礎。
結合上文的內容,大家應該也比較清楚勞動合同怎么解除了吧。其實對于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了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當然在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滿足法定解除規(guī)定的情形才可以,不然就有可能被認定為違法的行為,自然就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知名的“網(wǎng)名”受保護嗎
2020-12-20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股權退出的5種方式是什么
2021-01-22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盜竊多少錢才構成犯罪和判刑
2021-02-14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靈活就業(yè)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xù)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jīng)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