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合同期限內,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其實都是有權解除勞動合同的。而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主要表現為辭退、開除等等。對于勞動者而言,在勞動合同期間被辭退之后,可能就不太清楚,自己在被辭退之后能不能獲得補償。下面律霸小編就來為做詳細解答。
一、合同沒到期,合法辭退
根據我國立法可知,在合同還沒到期的情況下,如果員工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所規定的情形,用人單位有權提前解除合同,而無需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也不需要提前通知。這幾種合法的辭退情形主要包括:“(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p>
另外,第四十六條中規定的幾種情形,只要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或者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也可以辭退員工。
當然,如果面臨公司經濟性裁員的情況,合同沒到期遭到辭退也就難以避免的,不過即便如此,勞動者也仍舊有權獲得一定的經濟性補償。
二、合同沒到期,非法辭退
如果不存在以上列舉的情形,用人單位在沒有任何理由情況下辭退職工,則屬非法辭退:
1. 如果是無故辭退,也沒有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的,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于《勞動合同法》八十七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二倍的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個月的本人工資;
2. 如果員工符合《勞動合同法》四十六條規定的,則可以按照第四十七條的賠償標準,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工齡補償。
當然,在合同尚未到期遭到辭退時,勞動者在與單位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到相關勞動部門投訴,或者直接申請仲裁。
其實也要區分不同的情況處理,一般要是合法情況下進行辭退,則用人單位是可以不用支付補償金的,當然這也不絕對,因為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單位可能需要進行裁員,此時雙方解除了勞動合同,單位也是需要作出相應的補償才行。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是否有賠償
員工被公司辭退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2020年勞動法辭退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查法院的民事調解書
2020-11-27工地上工人年齡不能超過多少歲
2021-02-04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