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員工肯定不會因為就是公司沒有簽書面的勞動合同所以就提起了仲裁請求的,如果本意只是想要和公司簽訂具體的書面合同大可以和公司的主要領導人員協商,所以提起相關訴訟的肯定也是因為沒有簽勞動合同才引發了其他的糾紛。但是又非常擔心,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一、未簽訂勞動合同的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秳趧訝幾h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于拖欠勞動報酬的,適用特殊時效,即該1年起算點是從勞動者離職之日起計算。
二、勞動合同的特征
(1)勞動合同主體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勞動者,即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中國人、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即具有使用勞動能力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雙方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具有支配與被支配、領導與服從的從屬關系。
(2)勞動合同內容具有勞動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和對應性。沒有只享受勞動權利而不履行勞動義務的,也沒有只履行勞動義務而不享受勞動權利的。一方的勞動權利是另一方的勞動義務,反之亦然。
(3)勞動合同客體具有單一性,即勞動行為。
(4)勞動合同具有諾成、有償、雙務合同的特征。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合同條款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勞動合同即成立。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者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給付勞動報酬,不能無償使用勞動力。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均享有一定的權利并履行相應的義務。
(5)勞動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質利益關系。勞動合同必須具備社會保險條款,同時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有關福利待遇條款,而這些條款往往涉及第三人物質利益待遇。
而且具體的計算時間應該是從員工本人知道公司的某些行為已經侵犯到了自己權益的那一天開始計算,遇到了相關矛盾以后,具體的解決方法是在于員工本人的,有些人甚至就可以“兵不血刃”的解決當前的勞動爭議,既沒有傷害到和公司的和氣,又維護好了自己的爭議,職場新人應該多和這些員工學習才好。
醫療期滿病假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后如何補償?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