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人的地方就總會有爭議產生,當然在出現爭議的時候,采取怎樣的方式來進行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旦處理不慎就會給自身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那現實中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就勞動合同有爭議怎么辦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可以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勞動合同有爭議怎么辦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勞動合同糾紛的處理依據
處理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24條、第26-28條、第32條、第79條、第82條、第83條、第9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15條、第2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相關規定。
處理集體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第51-56條,及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規定》。處理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57-67條。處理非全日制用工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68一72條,及2003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 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處理經濟補償金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47條、第85條、第87條,《違反和的經濟補償辦法)。處理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23條、第24條。
總之,在勞動合同方面產生了爭議之后,可供當事人選擇的解決方式分為了四種,就包括協商、調解、仲裁以及訴訟。不過此時要求當事人能夠結合爭議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方式處理,這里并不是說只有通過訴訟方式處理勞動合同爭議的,最終的結果才是最好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情形?不予受理的情形?
勞動爭議處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樣的?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