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入職后,轉正后會和單位簽署一份勞動合同。等合同生效后,雙方都不得違約。日常生活中,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合同的情況比較多見,但是有時候合同的解除也是員工單方面的行為。那么,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一起學習了解下。
一、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承擔什么責任?
員工違反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我國《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按照勞動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超過三十日,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予以辦理。如果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給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員工違法解除合同賠償內容有哪些?
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的損失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三、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在此提醒廣大勞動者,因個人原因離職時一定要嚴格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在試用期的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如果違反該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同時,也提醒用人單位,對于勞動者違反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事實,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所以,用人單位必須注意保留好能證明損失的相關證據,如考勤表、工資條、加班申請書,以及相關票據等。
綜上所述,員工想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單位。如果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對單位造成損失的,員工要承擔賠償責任。賠償的項目包括單位招人的費用、對生產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及單位支付的培訓費用等。因此,小編提醒各位職場中人,即使想離職,也要通過正規程序辦理。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工傷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補償呢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后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回避
2020-12-11職業病診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2產品本身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25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