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和用人單位接觸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很多種,有的情況用人單位需要給員工進行一定金額的賠償;而有些情況,則需要進行賠償,如果公司搬遷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具體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以下規定為大家介紹:
有些單位認為,發生這樣的事,單位不與員工協商,直接要求員工到新的辦公地址去上班即可。如果有些員工不愿意,自己辭職好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勞動法第二十六條也有同樣的規定。
勞動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指出:“本條中的‘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并、企業資產轉移等”,但不包括導致經濟型裁員的客觀條件。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和立法意圖,并非所有企業搬遷都適用解除的規定,而是工作地點發生重大變化、且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搬遷,才能算是觸發條件。
勞動合同的簽訂是基于簽訂當時的各方面條件的。根據《勞動合同法》,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之一,說明工作地點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條件。假設單位事先告知工作地點將發生重大變化,顯然會影響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的決定。所以勞動合同簽訂時沒有明確說明將來工作地點會發生大變化的話,單位搬遷就應該遵循《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執行。
公司搬遷解除勞動合同也是需要提前通知的,雖然公司搬遷可能有很多種原因,無論是不是公司自愿自主的,都需要和員工進行溝通,要把員工的意愿放在第一位。愿意,合同繼續履行;不愿意,提前通知后解除予以賠償。如果單位拒絕賠償,員工可以向上級有關主管部門投訴和進行維權。或者也可以聘請律師介入處理問題。
員工不與公司續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的條款有哪些?
怎么對勞動合同續約,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繼承公證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7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計積分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28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規定
2020-12-2810級傷殘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7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