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經給大家介紹了很多有關員工在工作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的相關賠償問題,如果工傷比較嚴重,員工就需要進行住院治療,很多員工醫療期滿后都會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那么,醫療期滿后解除勞動合同嗎?具體的解答如下:
該職工的法定醫療期滿之后,如果患病離崗之后身體狀況需要治療,仍不能夠返回原職位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不過該種情況下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以上就是“醫療期滿后解除勞動合同嗎?”的具體回答。如果醫療期結束后,員工還能夠繼續勝任原來的工作,就不涉及到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但是治療不能痊愈,并且需要進一步深入治療,雙方是可以接觸勞動合同的,但是勞動單位需要支付一定金額的賠償金。
簽勞動合同注意事項
勞動合同中脫密期需要多久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土地承包的的程序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