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規范和制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額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一經簽署,勞動關系就已經確立。但是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用人單位故意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末發過工資且未簽定勞動合同怎么賠償呢?
一、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賠償:
1、支付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賠償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位于勞動者訂立勞動的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
2、支付未簽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在一個月的“寬限期”內,如果由于勞動者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超過一個月的,由于勞動者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須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二、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風險:
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除了要支付上述賠償,還需要承擔其他風險:
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成立的風險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就是說《勞動合同法》實施后,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超過一年的,就視為雙方簽訂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2、未簽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隨時走人,將導致企業內部人員的流動性,這種流動對企業制度管理不利,對企業文化更是致命。
3、未簽勞動合同不能對涉及商業秘密或競業限制的勞動者進行有效約束。
三、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用人單位如果未與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需要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補償勞動者的損失。如果勞動者不想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想要終止勞動關系,不需要承擔經濟賠償。
最新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因企業改制而變更、解除、續簽勞動合同爭議如何處理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人到中年買保險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