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如果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簽訂欺詐合同,還有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合同詐騙罪的詐騙行為表現形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但報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八條?【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以欺騙為提前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如果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簽訂欺詐合同,還有可能構成合同詐騙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收拆遷行政訴訟中如何確定被告
2020-12-08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包括什么
2021-03-15投靠哪些親屬可以落戶
2020-11-28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領取不動產證需要多少錢
2021-02-03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外包的意義
2020-12-16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