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不是要偏袒職工的,勞動合同法對公司跟職工都是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的,所以雙方在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下都有可能互相承擔著一定的賠付義務的。當然,更多的情況下是單位違反勞動合同肆意開除職工的,職工自己就要知道違反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是什么?
一、違反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是什么?
1、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
3、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5、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但是,在下列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員工離職有哪些注意事項?
簽離職協議時細節問題處理
1、在協議中明確誰申請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是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則需要向員工支付一年一個月標準的經濟補償金。
2、經濟補償金問題處理
如果涉及到經濟補償金的,根據《最高院關于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三》第十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所以,只要雙方能關于經濟補償金達成一致,不是按法律規定的標準履行的,也可認為有效。
3、補償項目項目處理
協議中最好能羅列全部的補償項目,或者有“包括但不限于”以及“以后再無其他爭議”等表述,以便一次性全部解決。
通知手續需到位
關于通知手續的到位,最主要在于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情形,包括合同到期不續簽、員工違紀解除,特別是不辭而別的情形。
針對員工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的,公司能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明確告知公司將不再簽訂勞動合同,通知他何時何地辦理工作交接。針對用人單位利用《勞動合同法》39條、40條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要注意內部流程的合法性,也就是:1、員工違紀行為的確認,如嚴重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曠工等;2、解除通知的作出與送達,要注意必須是違紀行為與解除依據相一致;確保解除通知能送達員工(具體方式見以前相關風險預警的內容);3、解除決定告知工會,解除通知交由公司工會備案一份。
上述文章當中的經濟補償辦法就是針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標準,您在公司工作時間越久,被公司辭退以,獲得的賠償金就越多,一般都是每一年就發一個月的經濟賠償,可如果是職工自己違反了勞動合同是沒有任何經濟補償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0新勞動者權益保護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新婚買婚房注意事項
2020-11-21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如何理解再審法院管轄
2021-01-21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團體保險業務發展空間分析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