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按照法律規定與勞動者簽了合同就完成了這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在有合同的前提下就需要勞動者需要自己保管好手中的合同,否則就會出現勞動者沒有合同作為證據維護被侵害的權益。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勞動合同都丟了怎么辦理?
一、勞動合同都丟了怎么辦理?
個人勞動合同丟失可以向公司提出申請,再簽訂一份和原來一樣的勞動合同,把遺失情況口頭告訴人事部就可以了。如果是正規單位,肯定進行補辦。但如果是私營公司,就不好辦了。找人事部沒用,要趕緊找老板說明情況。
《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勞動合同的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
1、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事業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
2、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體、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經濟組織,如租賃經營(生產)、承包經營(生產)的企業等等。
一般來說勞動合同不會只有一份而是會在單位與勞動者之間都留有備份,所以勞動者就算丟失了合同也不會影響與單位之間的關系,勞動者可以在丟失之后向單位申請重新復制備份一份。
員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年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全文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國簽證辦理流程
2020-12-17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退商業車險過程是怎么樣的,退保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5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