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后還可以申請仲裁 ,依據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解除后一年內,勞動者有權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寫明勞動者姓名,所在單位,具體工作,單位全稱,法人姓名,提供與單位有勞動關系的證明。
可以,自接到解除合同一年內提出,勞動爭議仲裁法27條規定。到人社局申請
一、勞動仲裁的程序如何進行
仲裁申請人應當提交書面的仲裁申請,并依照被申請人的數量提交副本。申請書應載明法定內容,包括: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仲裁委員會在受到申請后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不予受理或5日內不作出任何答復的,申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訴。決定受理的,應當制作受理決定并送達申請人,并在受理后5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10日內提交答辯書,但是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仲裁。
二、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是多長
現行勞動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為60天。為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延長了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并完善了時效中斷、中止制度。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同時規定,訴訟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此外,法律還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綜上所述,解除勞動合同后還可以申請仲裁,勞動法規定,對于勞動爭議期限為一年,如果書寫有困難,可以口頭提出申請,勞動仲裁委員會應當在接到申請5天以內做出受理答復,如果勞動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勞動者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
職工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辦
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時間是多久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