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簽訂,不僅僅是為了確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同時也是為了保障有人單位的權利,以及勞動者需要完成的義務。那么勞動合同簽約時間與簽訂的啟示時間是否一致?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法律知識。
一、勞動合同簽約時間與簽訂的啟示時間是否一致
關于勞動合同簽約時間與簽訂的啟示時間是否一致等問題,有以下簡單解答。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間與實際辦手續時間不一致,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勞動雙方協商一致的,可以延遲辦理離職手續,用人單位依法給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 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二、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根據我國勞動法我們可以得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不僅要履行合同中的義務,同時也要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從勞動合同簽約時間起,其就具有法律效力,是受法律保障的。以此做好自身本分的義務,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簽勞動合同賠償
2020-12-15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民法典規定請求撤銷婚姻時效是多久
2021-01-03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