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對勞動者進行相應的法律保護,勞動者在受到工傷傷害后,我國的法律就更加重視這類人群的保障制度。但有些勞動者在受到工傷后,解除了勞動合同還能維護至極的合法權益么。下面小編就工傷鑒解除勞動合同后還能仲裁申請嗎,這類問題為大家詳細解答。 按相關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后,只要屬于勞動仲裁范圍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一、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勞動仲裁的程序如何進行
仲裁申請人應當提交書面的仲裁申請,并依照被申請人的數量提交副本。申請書應載明法定內容,包括: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仲裁委員會在受到申請后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不予受理或5日內不作出任何答復的,申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訴。決定受理的,應當制作受理決定并送達申請人,并在受理后5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10日內提交答辯書,但是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仲裁。
三、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是多長
現行勞動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為60天。為更好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延長了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并完善了時效中斷、中止制度。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同時規定,訴訟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此外,法律還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我國的相關勞動法律規定,勞動者在解除合同后一年之內可以對自己的勞動權益進行申請仲裁。超過法律時效后,我國的勞動法律就不支持這類勞動權利的申請了。相關的勞動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勞動合同終止時間。
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本是怎樣的
不服勞動仲裁起訴時間是多久
勞動仲裁能否缺席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貸款無法償還后果
2021-02-23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交強險起訴保險公司流程
2020-12-16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