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不滿一年不簽勞動合同,其賠償事宜如下: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未簽勞動合同的,不需要因此支付補償,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屬于《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簽訂勞動合同的合法期限。
超過一個月,用人單位不和勞動者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屬于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38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補償,公司若不支付,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
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要求支付從第二月起支付每月二倍工資。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在我國工作的勞動者,工作一年以上的勞動者,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相關的用人單位對自身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按照實際工資的雙倍進行賠償,保護我國相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相關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簽勞動合同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劃撥土地轉出讓怎么計算價格
2021-03-18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違建房子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4應怎樣確定行政訴訟請求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