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建立勞動關系之后1個月之內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就是違法行為,單位應受到相應的處罰,也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同樣在勞動合同到期之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能會存在續簽勞動合同或者是一拍兩散的結局,那么針對勞動合同到期之后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單位是否進行賠償有如下說法:
用人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固定勞動合同期滿之后不續簽合同,用人單位需要對勞動者進行經濟補償,這一規定體現了對勞動者在次關系中出于弱勢地位的保護,勞動者如果沒有給單位造成特別重大的過錯,那么經濟補償金是單位必然要支付的;
如果在勞動合同到期之后本來應該簽訂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就是上一份勞動合同雖然期滿,但是即將簽訂的下一份勞動合同是無固定期限的,而單位在沒有任何理由,或者是無重大理由不與勞動者續簽合同屬于違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單位需要支付賠償金,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就是經濟補償金的二倍;
如果是勞動者在合同到期之后不續簽合同,可能也會存在多種情形:其一是用人單位在下一份勞動合同中有列明不利于勞動者的條款或者是故意調低薪資水平,使得勞動者拒絕續簽合同,這一種情形可以認定為是單位以間接的手段逼迫勞動者不續簽勞動合同,不予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固然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如果用人單位在下一份勞動合同中表示愿意支付更多的勞動報酬挽留勞動者,但是勞動者還是不與續簽,那么單位沒有義務支付經濟補償金。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合同到期之后,除非勞動者自愿不續簽合同且用人單位在待遇有所增加的情形下勞動者仍然不愿意續簽,則不需要簽訂支付經濟補償金,其他情況一般來說,單位都是會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的。
那么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怎么樣的呢,我國勞動合同法對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有相應的規定,一般按照勞動者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計算標準,以工作的年限結合計算,如果沒有滿一年但是工作超過6個月的按照6個月計算,沒有超過6個月的可以按照半年計算;如果勞動者的工資高于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那么一般按照3倍作為計算的標準。如果無法確定勞動者的工資,那么一般按照當地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來進行計算,且不能超過當地月平均工資的3倍。
但是一般來說,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可以根據雙方的友好磋商解決,不一定會按照以上標準,單位也可以勞動者對單位的貢獻酌情多支付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沒有事情是不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的。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哪些情況下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用付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子郵件證據是如何認定效力的
2021-01-11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