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履行勞動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不履行勞動合同糾紛的處理方式主要是: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雖然本規定采取的是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優先的原則,但畢竟還規定了“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這就引起了用人單位的興趣和點燃了一絲希望。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釋義》(信春鷹主編,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185頁)認為:在有的情況下,勞動合同客觀上已經不能繼續履行了,如果原用人單位已經搬遷到外地、原工作部門已經被撤銷等,此時即使勞動者想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也無法繼續,因此,在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賠償金后,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為防止用人單從違法解除或者終止中獲益,實踐部門應對“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做限制性解釋,不能做寬泛解釋。
3、實際情況是勞動者是否堅持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單位是否堅持不履行。勞動者立場是,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應當受法律保護,在勞動者沒有過錯的情況下,單位方不能只根據單方面的意愿就解除,否則勞動合同就失去了意義。單位方立場是單位有自己的用人權,只要二倍賠錢就可以解除。雙方講的法律依據都是勞動合同法第48條,但立場完全相反。很多律師認為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還要看單位是否同意,只要單位不同意,就是“不能繼續履行”。勞動者認為“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單位應當履行”,法律有明確規定,而“單位是否愿意接納”和“看單位是否同意”,并沒有法律這樣規定的。
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勞動者并沒有主張“不能履行”,單位主張“不能履行”應當舉證證明,單位方認為自己方“不愿意繼續履行”的陳述就是證據,時間也從勞動合同期內拖到了勞動合同期外,單位方的這個陳述和時間因素多作為證據,實際也被法院方采信。但也有的律師認為,繼續履行是法律規定的強制履行,因為單位本來就是解除違法,如果不支持強制履行,勞動者的合法訴求就不能實現,最終變成了只要單位支付兩倍賠償就可以解除,顯然違背了勞動合同法立法的本意。
另外,勞動合同是有具體條款的,能不能履行不能一概而論,能履行的條款應當履行,實在不能履行的應當提供證據證明。依據最高法解釋,勞動爭議中解除辭退等由單位負舉證責任,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不負舉證責任,單位主張不能履行應提供證據證明。勞動者堅決不服,準備申請再審。
員工和單位在先前可能友好地進行了商量并且得出了一份雙方都認可的合同的,但是在合同開始實行之后就可能會發現出現了意外的情況使得合同沒有辦法繼續履行,這對員工來說是很大的經濟打擊而會和單位產生糾紛,而這樣的糾紛最好的辦法還是首選和單位商量。
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就自動終止嗎?
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新勞動合同法有關競業限制規定的負面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買房子沒有土地證有什么后果
2020-11-18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