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怎樣辦理
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可能對用人單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勞動者應當賠償用人單位由于勞動者辭職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國家通過法規嚴格限制經濟損失的范圍,原勞動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一)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二)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而且當用人單位存在以上經濟損失時才發生賠償,在用人單位沒有以上經濟損失時勞動者也不需要賠償。
目前我國許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要求勞動者在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時支付違約金,并且與勞動者的月工資相比較“違約金”畸高,一般都超過勞動者的年工資2-3倍;勞動者在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后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是行使法定授權,不違反《勞動法》,不構成“違約”,也不存在支付違約金問題;即便是將所謂“違約金”理解為“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合理限制。
《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確立了勞動者的單方辭職權,對勞動者辭職并沒有設立實質性要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勞動法》的立法意圖是相當明確,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目的是為了保護在勞動法律關系處于弱者地位的勞動者,保護勞動者的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于勞動者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志趣和愛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更好地為社會創造財富,符合現代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勞動力資源配置的需要;勞動者在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后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是行使法定授權,不違反《勞動法》,不構成“違約”。
勞動者在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時,應按照我國的相關法律進行相應的辦理。如相關的勞動者在辦理這類勞動合同解除時,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違反簽訂的勞動合同的。應對相關的用人勞動用人單位進行相應的補償,你不這類用人單位的損失。
個體工商戶必須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工傷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補償呢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后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特征和原則有哪些
2021-02-22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
2021-02-02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