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離職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員工自動辭職沒有經濟補償金。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這種主動辭職的情況,用人單位是不用賠償經濟補償金的。。
自動離職,是指員工在未與用人單位協商或提前一個月通知用人單位的情況下,不履行勞動合同,不再上班工作的情形。
員工自動離職,會讓用人單位處于極為被動的地位,例如該員工正在從事的工作突然中斷,各種物品和文件沒有交接等等。同時,如未能及時采取固定證據、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等措施,勞動合同關系存續的情況下,用人單位仍承擔著用工風險,發生員工意外死亡等意外情形,用人單位仍須承擔相應的責任。更為嚴重的是,實踐中曾有個別員工在自動離職后,提出系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百口莫辯,支付賠償金的案例。
員工自動離職后企業該怎么辦?有哪些法律法規有對自動離職的約束?這些都是不少用人單位面臨的問題。下面就員工自動離職后,用人單位經常出現的疑問,給用人單位一些建議。
處理自動離職的法律依據
1、相關依據
目前,解決自動離職問題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等等。
2、專門規定
在《關于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勞動人事部、國家經濟委員會1983年發布)、《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務院1982發布)、《關于企業處理擅自離職職工問題的復函》(勞動部1993年發布)《關于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復函》(勞動部1994年發布)、《勞動部辦公廳關于通過新聞媒介通知職工回單位并對逾期不歸者按自動離職或曠工處理問題的復函》(勞動部1995年發布)等法規中,都有專門針對自動離職的規定。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以上規定中,《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廢止,而其他規定,是以《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為依據制定的,因此,目前上述規定都已不再適用,根據《勞動合同法》等法規的規定解決自動離職問題。
員工自動離職,是否能視為勞動關系自動解除
員工自動離職,從主觀上,其已經沒有繼續為原用人單位服務的意愿,客觀上采用不辭而別的方式不再為用人單位服務,其實質是員工違反勞動合同、勞動法規的規定,違法解除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
綜上所述,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如果違規解除了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那么就應該進行相應的賠償,如沒有提前通知勞動者的就應該賠償代通知金,而如果是員工主動辭職的,那么用人單位是不用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的。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雖不具備合法經營主體資格、但仍應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經濟補償、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家庭暴力離婚會讓他凈身出戶嗎
2021-02-16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