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花與劉家軍于1994年認識戀愛,1997年5月登記結婚(男方到女方家入贅)。1998年2月生育女兒曾劉英,婚后感情較好。2006年雙方因家庭生活瑣事發生爭吵,此后雙方未能和平解決矛盾,2009年6月,雙方開始分居生活,至今近四年時間。2010年春節,劉家軍離開曾玉花家,從此雙方互不往來。曾玉花自2009年7月起曾三次提起離婚訴訟,均因不想分割財產而未能如愿。因雙方和好無望,劉家軍于2012年11月8日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同時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價值80萬元的房產。
曾玉花辯稱,訟爭的房產是在政府按政策返還的安置地上所建,劉家軍入贅時未分得田地,故這塊安置地及地上房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劉家軍無權參與分割。
法院審理查明,龍勝縣開發新區時,征用了大量農民的土地,被告與父親、母親、弟弟、祖母、外祖母共被征收土地9.332畝,并獲得政府安置地194平方米,建房時,需按協議價交納土地出讓金。2011年7月12日,曾玉花通過交納土地出讓金30326元依法取得了129.60平方米土地使用權。同年11月21日,曾玉花與他人合伙在所購土地上建房,即由被告出土地,他人出資建房。曾玉花分得一、二、三層和七樓的一套兩房一廳,現房屋已基本建成。另查明,其父母已按政策另建新房并入住。
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雖然經過自由戀愛結合,婚姻基礎相對較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為家庭生活瑣事產生矛盾,且多次訴訟,分居近四年時間,和好無望,夫妻感情確已完全破裂,現雙方均同意解除婚姻關系,法院予以支持。對于雙方訟爭的房產,綜合考慮土地取得的時間、原因及出資等,該房產不宜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原告劉家軍于1998年將戶口從家鄉遷至被告曾玉花家,雖未分得田地,但與曾玉花共同生活了十六年,在曾玉花家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亦付出了一定的勞動。現被告曾玉花名下擁有了一定的財產(房產),且價值較大,而原告劉家軍只身一人租房在縣城打工謀生,生活困難,離婚時,曾玉花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的有關規定,依法判決:準予原告劉家軍與被告曾玉花離婚;曾玉花一次性給付劉家軍經濟幫助16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可不可以要求取保候審
2020-11-17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