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職老板不讓走怎么辦
我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稱之為 “辭職權”。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只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即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無需經過用人單位同意30天期滿勞動合同正式解除。
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違約金,或用人單位支付了培訓費等,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可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
二、員工被迫辭職怎么辦
勞動合同簽訂后,經協商可以解除,解除勞動合同一般都會涉及經濟補償金問題,即使是雙方協商一致也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第28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24條、第 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5條規定:“經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根據上述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用人單位提出的,必須要依法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不少人認為在自己向單位提出辭職申請的時候,需要單位或者老板批準,而這個時候單位或者老板出于生產的需要,就有可能不會批準辭職,那自己也就無法離開單位。但其實法律并未規定在勞動者提出辭職的時候一定要經過單位或者老板的批準。通常情況下需要提前一定時間告知自己要離職,到時候不管是否批準,其實都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實習期辭職不批怎么處理?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
辭職了公司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預防非法傳銷犯罪
2020-11-19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