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了“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處理原則。而2007年3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84條作了同樣的規定。同時《物權法》第85條又規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據此,在我國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生存權是第一權利的原則。
相鄰一方對土地或建筑物的利用行為,必然會涉及到相鄰他方的財產利益和生存利益,此時就可能會出現三種沖突:一是財產利益之間的相互沖突;二是財產利益與生存利益之間的相互沖突;三是生存利益之間的相互沖突。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沖突,其解決都必須考慮到相鄰各方的生存權,因為生存權是人類的首要權力。因此無論相鄰各方利用不動產時所產生的沖突是對財產亦或生命之威脅,都應予以重視和協調,以保障各方生存權之實現。
2、協作原則。
即要求相鄰各方在處理相鄰關系時,要互相協助,給與對方便利。一方行使權利需要他方協助時,他方不得拒絕,但一方應選擇對他方最佳的方式。一方在獲得利益時,應承擔相應的義務,不允許損人利己。
3、優勢利益原則。
簡單地說就是保護較大利益而犧牲較小的利益。在民法上判斷“優勢利益”的標準為公益與私益發生沖突時,公益通常為優勢利益;在私益上,人格利益較財產利益為優勢利益;在財產利益中,生存利益較財產利益為優勢利益。在相鄰關系中,相鄰各方的財產利益和生存利益之間的沖突,即相鄰一方利用其不動產滿足其財產利益需求時,卻對相鄰他方的生存利益構成了威脅。
例如,某小區一居民樓由于自來水管老化,致使二樓管線漏水,并滲入一樓住戶,使該住戶家的地板、家具等受損。為了減少損失,一樓住戶將位于其屋內的自來水總閥門關閉。從此,二樓以上住戶只能通過買水或者到其它地方挑水來滿足生活需要,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居民多次與一樓住戶協商并求助小區物業,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無奈二樓以上住戶聯名將一樓住戶及小區物業告上法庭。水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資,一樓住戶擅自將自來水總閥門關閉,致使樓上住戶無水可用,妨害了其基本的生存需求。
另一方面,如恢復供水又會給一樓住戶造成財產損害。財產權與生存權發生了沖突。根據“優勢利益”原則,生存利益較財產利益應為優勢利益,因此在處理這一類相鄰關系糾紛時應該充分尊重生存權,對財產利益受損的相鄰一方進行限制,必要時可對財產利益受損一方予以補償,以保障相鄰他方的生存權。本案經調解,最終當事人各方達成協議,一樓住戶立即打開自來水閥門恢復供水,該樓居民配合物業公司盡快維修管路,避免使一樓住戶財產受損。
4、適用經驗法則。
根據《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條的規定,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夠推出的另一事實,當事人無須舉證證明。在現實生活中,根據經驗即可判定事實的,應該直接認定。
5、衡平原則。
相鄰關系客體并不是不動產本身,而是由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所引起的和鄰人有關的經濟利益或其他利益,權利義務具有雙方性。在對一方的權利限制時也要防止另一方權利的擴張,掌握好“度”。
和諧社會理應是主體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價值多元化的社會,其中利益多元化是主體和價值多元化的必然反映。因此和諧社會的核心要件應該是利益協調和安定有序。因此在相鄰關系的處理中,應該以生存權理念為指導,以協作原則和“優勢利益”原則為具體原則,充分體現制度設計的初衷,從而達到平衡相鄰各方利益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交通事故主要責任認定工傷可以嗎
2021-02-20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