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居是指男女雙方未經結婚登記而公開以夫妻關系或秘密的兩性關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
同居的構成要件:
1、同居主體是男女雙方
2、未經結婚登記
3、以共同生活為目的
4、以公開的夫妻關系或秘密的兩性關系同居
同居的范圍可概括為四種:
1、沒有配偶的男女雙方未經結婚登記,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這是目前典型的同居關系。
2、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即重婚同居。
3、公開的同居關系之外又與他人公開同居生活。即二重同居。
4、婚外或同居外之姘居。即秘密同居。
二、同居期間的財產范圍同居財產是指男女雙方或一方在同居期間取得的合法收入或財產。
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儲蓄、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家禽、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其它生產資料、生活資料。
同居期間的財產性質
關于同居期間的財產性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而對一方所得收入和財產未予規定。本人的理解是:同居期間雙方共同所得收入和購置的財產為一般共有財產,一方所得收入和購置的財產在對方沒有輔助性勞動和提供生活幫助的情況下應歸該一方個人所有。同居期間財產所有權,按一般的民法理論確認。
據此,同居期間的財產可作如下劃分:
1、按財產與人身關系的聯系性劃分,可分為因人身關系取得的財產和非人身關系財產。因人身關系取得的財產如賠償金、勞保待遇、憮恤金、轉業安置費、醫療費、保險費、救濟金等。非人身關系財產如勞動創造的產品、工資、產權收益等。
2、按財產取得方式劃分,可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原始取得如生產創造的財富、勞動所得、孳息。繼受取得的財產如買賣所得、博彩所得、受贈財產、繼承財產。
3、按財產取得時間劃分,可分為同居前取得的財產和同居后取得的財產。同居后取得的財產又分為共同生活期間取得的財產和分居期間取得的財產。
同居前的財產歸各當事人所有已成共識。同居后的財產歸屬應為:
1、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財產,原則上應歸該方當事人所有。
但另一方當事人對取得該財產的當事人在取得該財產時有資助,或在取得該財產的過程中有輔助性勞動及提供生活幫助的,則該收入或財產應為一般共有。可根據當事人在取得財產中的作用大小,確定不同的份額。
2、同居后共同購置的財產屬當事人共有;按份取得的,可確定按份共有。
3、同居后分居期間的收入或財產歸各當事人所有。
4、同居后的約定財產按約定處理。
5、因人身關系取得的財產歸該當事人所有。
6、繼受取得的財產歸繼受取得人所有。但買賣、互易、博彩取得的財產,當以原始資本所有人為產權人。
7、個人所有或共有權屬不明的財產推定為共有財產。
8、因共同生產、生活形成的債權、債務為共同的債權、債務。可以確定份額的,依份額享有和承擔。因撫養共同的子女所形成的債務為共同債務,因撫養各自的子女及贍養形成的債務為義務人個人債務。
同居前后財產的處理原則是:
1、個人財產個人所有的財產歸該所有人。
2、共同財產
①可以分割的財產,按各自享有的財產份額進行分割。
②不宜分割的財產,根據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需要歸一方所有,分得該財產的一方對另一方按照其應得財產的份額折價補償。
③對當年無收益的養殖業、種殖業,從有利于發展生產和經營管理考慮,合理分割或折價歸一方,由得業者補償另一方應得份額款。
④對雙方共同投資的與他人合伙經營的企業或店鋪等,由雙方就該合伙投資份額享受權利、承擔義務,或視經營情況折款歸一方,由得業者補償另一方應得份額款。
⑤共同債權各半分享;共同債務各半償還。但共同債權、債務份額不均等的,按份額享有和承擔。對共同債務應互負連帶清償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對于同居期間的財產,是一種共有財產,雙方當事人應當平等分割,如果能夠協商的,最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設工程合同可以適用留置權嗎
2020-11-09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承包合同格式
2020-11-10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拆遷是否對動產進行賠償
2021-03-06房地產公司拆遷補償費如何核算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