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讀:父母為子女出資買房那些事
婚前篇:
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
小蔣和小邵原本準備在2017年辦理結婚儀式并領取結婚證。因為孩子即將成家,小蔣的父母就打算給他買一套房子。小蔣說:“妻子的家人考慮到之后生活的保障,希望她的名字也能登記在這一房產之下。”而小蔣卻有些為難,盡管房子登記在他的名下,但畢竟是父母出資,還貸款的錢也是父母出。顧及到父母的感受,他沒辦法答應妻子的要求。為此,雙方鬧了些不愉快。
與小蔣一樣,有一些市民也會面臨婚前財產的歸屬問題。有律師表明:婚前購房,一方父母支付全款給尚未領結婚證的己方子女購買不動產(房屋)的,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方子女名下的,視為對子女的贈與,為子女的婚前個人財產,即便是房產證是婚后取得,也不會自動轉為夫妻共同財產;婚前購房,父母給尚未領結婚證的子女購買房屋支付部分房款(首付款),剩余房款是由子女以按揭方式支付,房屋產權登記在子女名下,但剩余房款實際是由結婚后子女和配偶用共同財產支付按揭貸款的,房屋的產權一般歸產權證有名字的子女,父母出資部分視為對自已子女的贈與,但結婚后共同還貸的部分及對應的增值部分應視為共同財產,在離婚時由取得房屋產權一方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婚后篇:
離婚時會不會被“掃地出門”
如果領了結婚證后再買房,那情況會不會不一樣?據律師分析,父母全額出資給已結婚子女購買不動產的,房屋產權登記在子女名下的,視為對子女的贈與,為子女的個人財產,不會自動轉為夫妻共同財產;同樣,房屋產權登記在子女夫妻名下或子女配偶名下的,一般認定為向夫妻雙方的贈與;如果一方父母只是支付了房屋價款的一部分,其余款項由夫妻雙方共同支付,一般將父母出資部分認定為向夫妻雙方贈與,除非父母有證據證明其意思只向贈與其子女一方。
屬于夫妻個人財產的房產,另一方在離婚時一定會被“掃地出門”?不一定!生活中,經常有人認為,父母為子女出資購房,且落在了自己子女名下,離婚時另一方就會被“掃地出門”。其實,這個觀點是不準確的。
《婚姻法》第42條的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根據相關司法解釋,“一方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離婚后沒有住處的,屬于生活困難。司法實踐中,對于適當幫助的形式,可以是貨幣形式,也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等。具體如何適用,還要由法院根據個案情況來判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書拿到下步該怎么辦
2021-02-25起訴后調解律師費還要交嗎
2021-02-21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