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我國的住房制度改革已進行了多年。從公房承租到房改售房又到房改房上市,從福利分房到取消福利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又到貨幣補貼,現在住房已基本實現商品化。隨著公房的私有化,也不可避免地引發房產糾紛,處理好婚姻、繼承等中有關房改房的分割,可以避免引發當事人之間、職工與單位之間諸多矛盾,也有利于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住房制度。下面介紹的一樁婚姻案件就是有關房改房如何分割的問題。
二、案情
本案原告楊-柳與被告馬-克于1989年1月16日登記結婚,婚后住在馬-克單位所分配的公房張家山105室內。1995年6月,雙方經法院調解離婚,但對張家山105室房屋未做處理。1995年年底,楊-柳又搬回張家山105室,與馬-克共同生活,但雙方并未辦理復婚登記手續。1995年12月,馬-克原工作單位某儲運公司進行房改售房,馬-克、楊-柳隱瞞已經離婚的事實,楊-柳在其工作單位取得工齡證明并由馬-克交給其單位,該儲運公司遂以雙方工齡為依據并據當時房改政策辦理了優惠售房手續。該房產權人登記為馬-克一人,但在有關儲運公司房改資料中發現當時馬-克將楊-柳登記為配偶;該房改房私人購買產權比例為80%.1999年3月,雙方將該房另20%產權買斷。
2001年8月,雙方又發生矛盾,楊-柳搬出上述張家山105室,攜女另居。2003年3月18日,楊-柳訴至原審法院,請求解除同居關系并要求依法分割張家山105室房屋。訴訟期間,馬-克于2003年4月向原售房單位說明了當初隱瞞離婚、騙女方工齡而優惠購房之事實,并按單位的要求補交了不應享受女方工齡優惠的“房改房工齡款”2332.95元。
三、裁判要旨
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離婚后不久未辦理復婚登記手續又同居,違反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該同居關系依法應予解除。張家山105室房屋系雙方按房改房價共同購置,應認定為雙方共同共有。雙方隱瞞已調解離婚之實,購房時摻入了原告的工齡并享受優惠購房行為當屬不當行為,原售房單位于近期對此予以糾正并責令被告補交了工齡優惠款,此舉亦屬正當,但上述情況不能改變該房屋系雙方共同購買及共同共有的性質。由于該房系房改售房,帶有單位福利性質,而經售房單位糾正后的福利對象僅為被告,被告應占有該房產較多份額;另鑒于雙方同居時間較長,原婚生女亦由原告撫養的實際情況,兼顧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原告亦可酌情多分該房產份額。據此,一審法院判決:解除原告楊-柳與被告馬-克的同居關系;雙方同居期間共同取得的張家山105室房屋歸馬-克所有,馬-克給付楊-柳該房折價款28000元。
一審宣判后,雙方皆不服上訴,楊-柳認為張家山105室的產權,應平均分割或應獲得房價的一半即40000元;馬-克上訴稱:該房產權屬不是雙方共有財產,楊-柳無權參與購買馬-克單位出售的房改房。原審判決楊-柳分得房屋價值的35%,顯屬適用法律錯誤。二審法院認為,有關張家山105室房屋系雙方同居生活期間購置的財產,應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原判基于該房的福利性質等因素對該房所作的具體分割,不違反有關法律規定,亦符合財產的來源、性質等實際狀況。
近日,二審法院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四、分析。
所謂房改房是指職工單位將公房以工資性貨幣分配方式出售給職工,職工以標準價或成本價購買,從而對購買的房屋享有部分產權或全部產權的住房。成本價或標準價的產權表明該房屋的占有、使用的權利通常歸產權人,但該房屋通常不能辦理贈與,在收益權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若直接上市交易,有的除需征求原產權單位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外,還需補交土地出讓金或相當于土地出讓金的價款。現今,隨著各地房改房的上市,成本價或標準價的區別已不是很明顯,房改房與普通商品房的區別也不是很大。但房改房的買賣價格是一種政策優惠價格,未完全體現房屋的商品價值。房改房首次購房時通常享受了以下優惠:成新折扣(綜合考慮房屋拆舊及相關調整系數如層次、朝向等計算房屋價值)、工齡折扣(通常工齡按夫婦雙方工齡年限之和計算,每平方米每年折多少元)、付款折扣(一次付清住房全部價款的,給予相應價款的20%的折扣等)。房改房有些地方規定也可以繼承、贈與或以其他形式轉讓,但須按國家規定交納有關費用。我國各地方各部門陸續進行住房制度改革,到九八年已基本實施完畢,現在住房已基本實現商品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