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大致分為下列幾種情況:
第一種:父母出資購買了一套房產,子或女的配偶未出錢,但房屋所有權證上房屋的所有權人一欄則記載了子或女的姓名;
第二種:父母出資一部分,其余由子或女出資購買房屋,房屋所有權證登記在子或女的名下;
第三種:父母出首付款,其余房款由子或女通過銀行貸款支付,房屋所有權證登記在子或女的名下;
第四種:父母出資一部分,子或女出資一部分,房屋所有權證登記在父母名下。
除以上四種,還有一些其它的方式,在此不再一一列舉。在司法實踐當中,經常出現的父母出資的情況大致如上述四種情況。上述四種情況在子或女離婚時如何分割房產?
第一種情況的處理方式:如果父母是在子或女結婚之前為雙方購置的房屋出資,那么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或女的個人贈與,與子或女結婚之后的配偶無關。這種情況下該房屋屬于子或女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參與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如果父母在子或女結婚之前為其出資購置房屋出資并明確表示該房屋是給子或女及其配偶雙方的,那么視為父母對子或女及其配偶雙方的贈與,該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參與分配。
如果子或女結婚之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父母對子或女及其配偶雙方的贈與,在子或女離婚時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如果父母在子或女結婚之后為其雙方出資購置房屋,同時父母明確表示贈與自己的子或女,那么該房屋屬于子或女一方的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子或女離婚時不參與分割。
上述規定在司法實踐當中有一個難點需把握,即結婚前后是否贈與自己的子女或同時贈與子女的配偶舉證責任在分配上是不同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的對父母的“明確表示贈與”,須在子或女購房前或辦理房屋所有權證之前做出,并且應有證據證明,最有證據效力的形式是辦理公證,表明是贈與自己的子女還是贈與雙方。如果父母在辦理房屋所有權證之后或在子或女準備離婚時才簽訂的對子或女的贈與合同,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侵害了子或女配偶一方的合法權利,這樣事后做出的贈與合同可能不會被法院采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沒簽勞動合同有工資呢
2020-12-09涉外婚姻形式要件的沖突類型具體是怎樣的
2021-01-17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公租房拆遷時,同住人如何認定
2021-01-03老宅基地拆遷后能否享受相應的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20搬遷補償款可以彌補以前年度損益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