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的是什么?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三、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當勞動者入職了新的用人單位后也是需要與對方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也是會在各個方面保障著勞動者的各項權利的,如果在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選擇不與勞動者進行續簽合同后,用人單位也是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的,如果雙方出現糾紛也是可以通過勞動仲裁解決。
最新《勞動合同法》修訂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虛假律師函圖片違法嗎
2021-03-18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民事主體人格權的限制是什么
2020-11-24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訂婚后退婚財產處置協議怎么寫
2021-03-13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