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訴訟時效規定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沒有規定訴訟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有相關規定。具體如下:
1、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4、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訴訟時效相關規定
訴訟或者仲裁時效是指權利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決爭議,保護其權益而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規定訴訟時效的目的,在于促使當事人盡早行使權利,盡快解決當事人的糾紛。一般的合同糾紛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訴訟時效為3年,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丟失或損毀的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由于合同的復雜性、地域性,因此,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其他法律規定了特別時效的,依照其規定,如海商法規定的貨運賠償請求權的時效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后,首先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在知道自己的權益被侵害的那一天起一年之內都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是拖欠勞動報酬而引發爭議的勞動者應該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時間內提起勞動仲裁。
勞動合同無效如何認定
勞動合同工作時間與實際時間不符怎么辦?
勞動合同試用期兩個月簽幾年合同,試用期過了不給正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環境保護法怎么處罰
2021-01-25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