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主要有兩種:
1、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但是用人單位故意不簽訂勞動合同;
2、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
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如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
二、不簽勞動合同會有何后果
用人單位故意不簽訂勞動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應按原勞動部《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三條的有關規定賠償:
1、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并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
2、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
3、造成勞動者工傷、醫療待遇損失的,除按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工傷、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勞動者相當于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4、造成女職工和未成年工身體健康損害的,除按國家規定提供治療期間的醫療待遇外,還應支付相當于其醫療費用25%的賠償費用;
5、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為了破解實踐中事實勞動關系的泛濫和用人單位不訂立勞動合同的頑疾,《勞動合同法》強調勞動合同的書面化,不管訂立、變更、解除、終止一律采取書面形式。《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也作了與此相關的實施規定。
不管是用人單位的原因還是勞動者的原因,只要雙方建立了勞動關系,但卻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往往承擔責任的都是用人單位一方。所以,要是勞動者提出不簽訂勞動合同,單位應當盡快采取措施,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不簽勞動合同可以扣除五險一金嗎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公司不簽勞動合同對員工有什么不利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人作為遺囑見證人,遺囑有效嗎
2020-11-08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