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糾紛屬于民事訴訟嗎?
屬于民事訴訟,勞動合同糾紛屬于勞動爭議案件,按照法律規定勞動仲裁前置,應先經過勞動仲裁,當事人對仲裁不服的才可訴諸法院,或者勞動仲裁部門下達不予受理決定書的,才可起訴。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受理后歸屬于民事糾紛范疇,因此,適用的是《民事訴訟法》的程序規范,但與其他民事案件相比較,稍有不同,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查的對象不是勞動仲裁部門的仲裁裁決的對錯,不對仲裁裁決正確與否置評,不像機動車事故責任糾紛,法院對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有權依據自己查明的事實并依據法律規定作出采納與否的表決。
二、訴訟條件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來 源的,視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屬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應由其法定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訟訴。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提起訟訴的消費者必須是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確的被告。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條規定,消費者在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以銷售者或服務者作為被告。如果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時,可以將銷售者或生產者任何一方作為被告,法律將對生產者、銷售者起訴的選擇權賦予了消費者,由他們選擇最方便自己進行訴訟、最有履行判決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對象作為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即具體地提出經營者違約、侵權行為的事實和給自己造成的損害,以及經營者應承擔的民事責任等。
以上就是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勞動合同糾紛的具體情況,還可以首先進行勞動仲裁來進行辦理,特別是對于不同的矛盾糾紛的處理上,還應當嚴格按照法律上規定的程序來進行判決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固定期合同終止到底怎么賠償
2020-11-20醫療事故等級解析
2020-12-09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太大是否可以拒絕
2020-12-14江蘇土地征收補償怎么算
2021-03-14企業拆遷安置費和員工有關系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