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失誤造成50萬損失需要賠償嗎?
工作失誤造成50萬損失需要賠償,需要根據雙方的合約確定,沒有過錯的可以不用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勞動者因工作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另外,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二、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版。權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另外,對于用人單位克扣工資進行賠償的,可以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三條也規定:用人單位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支付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國家對用人單位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行為的行政處罰規定已相當明確,但用人單位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事情還是屢有發生。面對各種形式的侵權行為,勞動者該怎樣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九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也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以上就是勞動者的責任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賠償處理情況,對于相關事項的處理和認定,應當嚴格基于實際的工作情況而定,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實際的損失來進行清算處理,并依據上述法律規定,根據責任認定情況來協商要求賠償。
簽訂免責條款失誤怎么辦
不勝任工作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需要賠償?
沒有工作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2021-02-19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婚前財產公證程序
2021-02-16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已經簽訂了補償協議還能拆遷維權嗎
2021-02-16宅基地證在拆遷中怎么補償
2020-11-27拆遷補償款夫妻如何分割
2020-11-15拆遷款是否是誰簽字誰拿,政府給別人怎么辦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