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協商。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問題直接進行協商,解決糾紛。在實踐中,通過協商而解決糾紛的情況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協商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
2.調解。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設立由單位、職工和工會三方代表組成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來負責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也屬自愿選擇,且調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申請仲裁。
3.仲裁。是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該程序既具有勞動爭議調解靈活、快捷的特點,又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是解決勞動糾紛的重要手段。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國家授權、依法獨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專門機構。申請勞動仲裁也是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訴訟,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訴訟。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痹V訟程序具有較強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決也具有強制執行力。
(1)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2)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3)當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4)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調解程序除因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的其它勞動爭議均可以由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調解委員會應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30日結案,逾期未結案的視為調解失敗,當事人可以進行其它程序。調解程序不是勞動爭議處理的必經程序,當事人任何一方或雙方可以直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仲裁程序當事人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仲裁申請。如果當事人申請國企業調解程序,調解期間可以扣除,勝訴時效從調解結束之日起繼續計算。如果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由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訴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所謂"其它正當理由"須由仲裁委員會認定。當事人申請仲裁應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申訴,即勞動爭議發生的縣、市、市轄區的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發生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轄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從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案。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后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延期不得超過30日。對于請求待皮,工傷鑒定,當事人因故不能參加仲裁活動,以及其它妨礙仲裁辦案進行的客觀情況,應視為仲裁時效中止,并須報仲裁委員會申拆同意。仲裁時效中止不應計入仲裁辦案時效內。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訴訟程序訴訟程序時處理勞動爭議的最后一道程序。以我國《勞動法》及《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政策性問題的復函》規定,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即未經仲裁的勞動爭議,法院將拒絕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由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審理。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依據《民事訴訟法》當事人若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編碼的公章是否有效
2020-11-21抵押的房屋能再次抵押嗎
2020-11-18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無結婚證酒席錢要賠償嗎
2021-03-02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