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付出勞動理應簽訂勞動合同
在法律意義上,沒有臨時工這個特殊界定,所有和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都是勞動工,雙方必須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明確工資待遇、工作年限等。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在法律意義上,已經沒有“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區別。臨時工的本質是源于上世紀90年代,國務院發文推行公務員制度改革。各省市各部門開始制定“三定方案”(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相對于有編制的“編內人員”,臨時工被統稱為“編外人員”。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臨時工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從法律的角度分析,無論是《勞動法》還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均未以“臨時工”與“正式工”來劃分和規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而是規定雙方都應簽訂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以此來規范雙方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按照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同樣應簽訂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不與這些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超過法定的期限,就會面臨支付雙倍公司和簽訂無固定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對于勞動者來說,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難以進行救濟。因為沒有對于工作時間、工作地點、薪資報酬、工作崗位等的約定,即使用人單位不按照約定發放工資,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工資將異常困難。因此,維護自己權益的最好方式即通過書面協議將雙方權利義務予以固定,并作為救濟時的合法依據。
目前法律條文上并沒有“臨時工”這一說法,性質上“臨時工”屬于全日制用工的一種。只要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就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雙方勞動關系從第一天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單位應在一個月以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倘若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對自己權利保障會造成極大不利,在薪酬待遇、工作時限、權利義務劃分和救濟渠道規定上都有諸多不便。
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未簽訂勞動合同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在勞動爭議發生實務中,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證實勞動關系,則需要提供工作證、牌或者工作服、發放工資記錄等材料證實勞動關系的存在。
臨時工也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在發生勞動爭議時會很麻煩,需要花大量證據證明與用人單位成立勞動關系,再進行索賠,不能很好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和土地抵押能同時嗎
2020-11-30土地入股農民能占多少
2021-01-26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個體戶自己刻章犯法嗎
2021-03-11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