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裁員要扣個人所得稅嗎?
裁員給的補償金是需要交個人稅的,但前提也要需要符合條件;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二、裁員的法律法規是怎么樣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個稅是由員工自己個人來進行繳納,但前提也是有先決的條件,必須要超過了法律所規定的標準,不管是自己的工資收入,還是屬于在被辭退之后所給的經濟補償,都是需要按國家稅務局所給的條款來進行執行,這樣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權益。
個稅稅率是多少
最新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
終獎個稅怎么算?公式,基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