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關于很多平凡的老百姓來說,死亡只是死了之后辦個喪禮,很簡單,但是對于一些企業的老板,大股東來說,涉及到很多的資產,所以往往在自己生病時死亡之前就會訂立好遺囑,約定好遺囑的分配問題。那么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嗎?
一、死亡賠償金不屬于遺產嗎
法定繼承遺囑遺產遺贈轉繼承代位繼承
我國《繼承法》第3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并列舉指出遺產的范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條、第4條的規定也對遺產的范圍作了進一步補充的規定。因此,在我國能夠成為遺產的前提是該財產應是被繼承人死亡前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
而我國《侵權責任法》第16條和《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第18條中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死亡的,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根據這一相關規定,公民由于身體受到傷害而死亡所獲得的賠償金,是義務人對受害人近親屬未來收入損失的賠償,是死者死亡之后才產生的,具有經濟補償和精神撫慰金的性質,不屬于遺產的范圍,故死亡賠償金并非死者的遺產。
非婚同居一方死亡,另一方是否有權分配死亡賠償金
雖然死亡賠償金不是死者的遺產,但是根據我國的民法原理、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的立法精神和死亡人承擔的社會、家庭的責任,可以比照《繼承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合理分配。由于我國立法和司法解釋中對于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并無明確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死亡賠償金的分配范圍原則上以受害人死亡時,與受害人共同生活的近親屬以及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為限。這里所稱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及子女,也就是說,配偶作為賠償權利人對該死亡賠償金享有請求權。
但在現實生活中,仍有部分人在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情況下,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在司法實踐中,這種缺乏必需的法律要件的“夫妻”關系是不被法律認可的,同居關系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故當一方死亡時,另一方以配偶身份申請死亡賠償請求權是無法律依據的;另外,死亡賠償金并非死者生前與另一方同居時取得的共同財產,故另一方也無權依據《繼承法》以繼承二人共同財產的名義取得該死亡賠償金的請求權。
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賠償金,一般就是員工可能因為工傷等最后死亡了,所得的賠償金,當事人領不到一般就可以讓其家屬領取,遺產是人們生前個人的合法財產,而對于死亡的賠償金來說是不屬于這個范疇里面的,所以就不屬于財產。
?
車禍死亡賠償金如何計算2020
2020交通事故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哪些情況下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用付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