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權,繼承權是指繼承人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或被繼承人的個人意愿依法取得享有被繼承人的權力。一般有兩種意義:(1)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是指在一般無特殊情況下繼承人的繼承權,一般是指第一順位繼承人所擁有的繼承權。(2)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是指當所有法定要求的條件都具備時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留下的遺產已經擁有了實際上的財產繼承權力,即已經可以行使繼承人留下的權力了。這類型的繼承權通常連接著繼承人的主觀意識,是可以由繼承人決定是否接受、放棄或是行使的,具有現實性。繼承權自被繼承人被宣告死亡后開始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里有條文明確規定,國家有義務保護公民的繼承權。繼承人繼承權生效必須具備(1)財產必須是公民死后留下的。(2)財產必須是公民個人合法擁有的。
繼承權的主體包括一下三類:
(1) 法定繼承人,就是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等等有血緣關系的人。法律規定繼承的第一順位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順位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等。只有在沒有第一順位繼承人或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時才順位下移到第二順位繼承人繼承權力。
(2) 遺囑指定繼承人,意思就是被繼承者根據自己的個人意愿簽訂遺囑協議將財產繼承給自己希望繼承的人,也可以不是自己的法定繼承人。
(3) 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是指在被繼承人生前與繼承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簽訂后撫養人有義務在繼承人上前撫養繼承人,按照這個協議,被繼承人死后繼承人可以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
繼承權的接受和放棄是不可以轉讓的,他只能是繼承人單方面的接受和放棄,不能被繼承人轉讓出去。
根據繼承法規定,若繼承人出現一下幾種情況之一,則會被剝奪繼承權:
(1) 若繼承人為了繼承財產而故意傷害被繼承人。
(2) 若繼承人為防止自己繼承權力被削弱而故意傷害其他順位繼承人。
(3) 有嚴重遺棄或虐待被繼承人行為的將喪失繼承權。
(4) 私自偽造或篡改被繼承人遺囑且情節嚴重者將喪失繼承權。
喪失繼承權的法定原因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哪些情形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商標注冊中共同申請的代表人應如何確定
2021-02-02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