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權,繼承權是指繼承人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或被繼承人的個人意愿依法取得享有被繼承人的權力。一般有兩種意義:(1)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是指在一般無特殊情況下繼承人的繼承權,一般是指第一順位繼承人所擁有的繼承權。(2)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是指當所有法定要求的條件都具備時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留下的遺產已經擁有了實際上的財產繼承權力,即已經可以行使繼承人留下的權力了。這類型的繼承權通常連接著繼承人的主觀意識,是可以由繼承人決定是否接受、放棄或是行使的,具有現實性。繼承權自被繼承人被宣告死亡后開始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里有條文明確規定,國家有義務保護公民的繼承權。繼承人繼承權生效必須具備(1)財產必須是公民死后留下的。(2)財產必須是公民個人合法擁有的。
繼承權的主體包括一下三類:
(1) 法定繼承人,就是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等等有血緣關系的人。法律規定繼承的第一順位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順位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等。只有在沒有第一順位繼承人或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時才順位下移到第二順位繼承人繼承權力。
(2) 遺囑指定繼承人,意思就是被繼承者根據自己的個人意愿簽訂遺囑協議將財產繼承給自己希望繼承的人,也可以不是自己的法定繼承人。
(3) 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是指在被繼承人生前與繼承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簽訂后撫養人有義務在繼承人上前撫養繼承人,按照這個協議,被繼承人死后繼承人可以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
繼承權的接受和放棄是不可以轉讓的,他只能是繼承人單方面的接受和放棄,不能被繼承人轉讓出去。
根據繼承法規定,若繼承人出現一下幾種情況之一,則會被剝奪繼承權:
(1) 若繼承人為了繼承財產而故意傷害被繼承人。
(2) 若繼承人為防止自己繼承權力被削弱而故意傷害其他順位繼承人。
(3) 有嚴重遺棄或虐待被繼承人行為的將喪失繼承權。
(4) 私自偽造或篡改被繼承人遺囑且情節嚴重者將喪失繼承權。
喪失繼承權的法定原因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哪些情形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公司倒閉如何不賠償員工
2021-03-03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2020-12-04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