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遺贈人接受遺贈的時效是多長
遺贈,是指公民以遺囑方式將其遺產中財產權利的一部分或全部贈給國家、集體組織、社會團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個人,在遺囑人死后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為。立遺囑人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
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對于法定繼承人來說,在繼承開始后,如果繼承人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繼承,那么他就永遠享有繼承權(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訴訟時效除外)。但遺贈則不同,依據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因此對于受遺贈人來說,必須要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明確的表示,同時還要注意:這里的兩個月不是繼承開始后,而是知道自己能夠得到遺贈時開始計算。
二、適用遺贈的條件有哪些
遺贈適用的前提條件:
1、遺囑合法有效。
2、沒有遺贈扶養協議或者遺贈扶養協議執行完畢后遺產尚有剩余。
3、受遺贈人沒有放棄、喪失受遺贈權。
4、受遺贈人沒有“先于”被繼承人死亡。
附義務的遺囑繼承與遺贈。《繼承法意見》第43條規定:附義務的遺囑繼承或遺贈,如義務能夠履行,而繼承人、受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經受益人或其它繼承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義務那部分遺產的權利,由提出請求的繼承人或受益人負責按遺囑人的意愿履行義務,接受遺產。
遺贈的本質其實也可以看做是贈與合同的一種,而贈與合同屬于雙務合同,在一方作出了贈與的意思表示之后,需要另一方作出接受的表示,否則的話贈與關系不成立。具體放在遺贈中,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作為受遺贈人若是不明確表示自己接受遺贈的話,也不能進行遺贈繼承。
遺贈與遺囑繼承該怎么區分
受遺贈人具體包括了哪些
受遺贈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后幾天算安全
2021-01-10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