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法定繼承人遺產稅是否需要繳納?
不需要,國內還沒有開征遺產稅,然后商業保險中以保障型保險為理賠的收益金都是免征遺產稅,受益人無論是指定還是法定。
我國《保險法》規定,任何人都不得干預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對保險金的請求權。也就是說,以保險金形式留下的資產具有排他性。并且我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二、哪些人是法定繼承人?
(一)配偶
合法婚姻關系中配偶雙方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二)父母
父母包括被繼承人的生父母、養父母和形成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三)子女
子女包括被繼承人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需要注意的是,繼子女并不當然的享有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只有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形成了撫養關系的情況下,繼子女才有權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同時還規定,繼兄弟姐妹之間的繼承權,因繼兄弟姐妹之間的撫養關系而發生,沒有撫養關系的,不能互為的二順序繼承人;繼子女繼承了繼父母遺產的,不影響其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四)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養子女與生子女之間、養子女與養子女之間,亦屬“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只有彼此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才能互為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
(五)祖父母、外祖父母
被繼承人死亡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可作為第二順序的繼承人參與繼承。
三、失去繼承權的情形
(1)為了早點繼承財產,故意將擁有財產的主體(也就是我們說的被繼承人)殺害
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具有某種殺人的動機,只要是故意對被繼承人實施了殺害行為的(不論最終是否造成了被繼承人的死亡),都會依法被法院剝奪期其繼承權,如果是意外情況不小心將被繼承人殺害的,或者不是殺害而是故意傷害被繼承人的,后果不管是被繼承人死亡的,都不會喪失其繼承權。殺害的不是被繼承人本人的,也不會喪失繼承權。
(2)繼承人有幾個的,為了爭奪繼承權而把其他繼承人殺害的。
當然這種情況主要是以爭奪繼承權為目的而把其他繼承人殺害的,會失去繼承的權利。目的不是為了爭奪財產的,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把其他繼承人殺害的,會追究刑事責任,但不會因為殺害了其他繼承人而失去繼承的權利。
(3)對被繼承者實施暴力等虐待現象或者遺棄的。
遺棄被繼承者的繼承人主要是因為被繼承者沒有的生活能力,需要照料,而繼承人不履行此義務,對其遺棄的。對老人的生活狀況不管不問,放在一邊的。虐待主要是指繼承人具有暴力傾向,且把矛頭指向被繼承人的,以非法手段對其挨打等,情節嚴重的直接判決喪失繼承權,而情節不是很嚴重的,需要由法院根據被繼承人被虐待的時間,被虐待的程度以及繼承人的悔改態度來判決是否讓繼承者失去繼承權。
(4)對遺囑進行偽造,造假的情節嚴重的,將喪失繼承權
就是對原本的遺囑做出了不合法的改變,歪曲事實,充當被繼承人自立遺囑的,或者私自毀滅遺囑后擅自假造遺囑的,以不合法的手段對被繼承人進行威脅讓其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立遺囑的,控制了他人的人事自由權,若出現這幾種中的任何一種,直接喪失其繼承權。如果對其是否應該撤銷繼承權而產生了糾紛,則由法院來判斷推理,從而判決是否擁有繼承權,但是,判決下來的任何一種結果,都應該接受并且服從,承擔其后果責任。
無論大家繼承的是保險受益金還是其他的財產,在整個遺產繼承的過程當中不涉及遺產稅。有些問題不是通過官方渠道了解的話不要信以為真,就像是有些人在還沒有開始繼承遺產之前,就想方設法的想要規避遺產稅,到最后才發現所謂的遺產稅是自己假想出來的。
房屋繼承遺產稅稅費怎么算
房屋遺產稅如何征收?遺產繼承房屋如何出售?
關于中國遺產稅如何征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農村房屋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12庭審質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020-11-28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移送管轄前實施的保全是否繼續有效
2020-12-19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