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繼承人與遺囑繼承人誰優先
從效力上說,遺囑繼承優于法定繼承。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辦理。而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六條規定,遺囑繼承是指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由此可見,如果是訂立的遺囑,那么只能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分配自己的財產。但要是訂立遺贈的話,則可以將個人財產贈與法定繼承人之外的其他人或者國家、集體。
二、多份遺囑哪份遺囑有效
依據法律規定,在我國,遺囑有五種形式,其中包括: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每類遺囑都有不同的要求,立遺囑人可根據自身的情況確定所立遺囑的形式,只要求所立遺囑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都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遺囑人在生前就其遺產處理立下了多份遺囑,且相互間的內容相抵觸,在其死后,繼承人應按哪份遺囑去處分遺產會成為各繼承人爭議的焦點,若無法確定各份遺囑的效力,則遺產將無法得到處理。那么到底如何確定各份遺囑的法律效力呢?
首先,需對每份遺囑單個進行審查,看其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是否有效
再者,對比多份有效的遺囑,依據法律規定確定最終如何分割遺產。
所以有多份有效遺囑存在的情況下,若有公證遺囑,則以公證遺囑為準,公證遺囑的效力高于其它四種形式的遺囑;但若有多份公證遺囑存在時,則以最后一份公證遺囑為準;若無公證遺囑,則以最后所立的一份遺囑為準確,也就是說自書、代書、錄音、口頭四種遺囑的效力等同。
綜上所述,對于遺囑繼承是被繼承人個人的意愿來處分的個人財產,所以遺囑繼承是優先法定繼承的,而被繼承人可以將個人財產指定一個人或者多個人來進行繼承,所以即使是法定繼承人也應當遵守遺囑繼承的規定。
遺囑繼承什么情況下會失效
遺囑繼承是否需要公證?
遺囑繼承時效有規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的預防與解決
2021-01-29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的
2021-03-06